在人們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時,可能會存在一些對人有危害的因素,例如從事電鋸鋸木工作的工人,會長期聽到85分貝以上的噪音,如果不采取防護措施,久而久之,就會容易造成職業病“噪聲聾”。所謂“噪聲聾”就是聽力受到損傷,導致聽力下降甚至完全聽不到聲音,對人的危害是較為嚴重的。但不是每個工作崗位都是噪聲這一危害,不同的工作會有不同的危害因素,各種危害因素加起來有好幾百種之多,但是可以根據他們的屬性進行分類。
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:
一、生產工藝過程中的有害因素;
生產工藝產生的危害因素又分為化學、物理、生物因素,例如前面說的噪聲就是屬于物理因素。
1、化學因素
包括生產過程中的許多化學物質和生產性粉塵。如有機溶劑類(苯、甲苯、二甲苯);有毒氣體(一氧化碳、氰化物、氮氧化物、氯氣、氨氣、硫化氫氣體、光氣、二氧化硫、硫酸二甲酷等);有機磷農藥;矽塵、煤塵、石棉塵、水泥塵、電焊塵等。
2、物理因素
包括異常氣象條件、異常氣壓、噪聲、振動、非電離輻射、電離輻射等。
3、生物因素
如炭疽桿菌、布氏桿菌、森林腦炎病毒等傳染性病原體。
二、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
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是人因勞動而產生的一些不健康的問題,包括勞動組織和勞動過程不合理、勞動強度過大、過度精神或心理緊張、勞動時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、長時間不良體位、勞動工具不合理等。
三、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
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因素、廠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、來自其他生產過程散發的有害因素所造成的生產環境污染。
而根據2015年新版《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》則包括了粉塵、化學、物理、放射性、生物、其它共六大類459項危害因素,其中化學危害因素最多,為375項。這么多項目如何識別?需要委托專業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,科學分析準確檢測識別出工作場所存在的危害因素。這些因素的分類為服務機構的識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據,從而讓人們能夠更為方便的做好檢測工作。
在有害因素中,粉塵類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大類,因為其導致的職業病往往是較為嚴重的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塵肺,而我國目前的粉塵類項目有52種之多,各種粉塵會造成不同的塵肺,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分類項目,主要是因為生產材料及加工藝各不相同,產生的粉塵類型就不一樣。最為常見的是石棉塵、矽塵等等。